
周强 ZHOU Qiang
电子科技大学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教授
周强,教授,博导,青年长江学者,173计划技术首席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郫都区“十佳青年”。已有主要成果包括: 国内首个校园内场地量子互联网研究平台、首台单光子探测光时域反射仪、首台光纤基量子光源的主要负责人和完成人,国际上首个城域量子互联网、首个通信波段宽带量子存储器、首个频分复用单光子源、首个高性能量子纠缠光源的主要负责人和完成人,打破国外在量子探测光传感领域的技术垄断1项,是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缠光源、通信波段固态量子存储等系统/器件的性能指标世界纪录保持者。在Nature Photonics,(Nature) npj Quantum Information,Photonics Research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第一和/或通讯作者文章3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章节1章;授权发明专利10项。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量子互联网系统平台(量子隐形传态/量子中继/量子纠缠网络)、量子互联网关键器件(量子网卡/量子存储器/量子换能器/量子界面/量子光源/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纳光机电量子器件)、量子互联网应用技术(量子探测/量子互联与认知/量子密钥分发/量子传感)等。带领信息与量子实验室团队承担科技委、科技部、基金委等科研项目10余项。担任国内外学术会议分会场(共同)主席和程序委员会委员,多次做特邀学术报告;担任Science Bulletin, Photonics Research, Optics Letters等期刊的通信评审人;担任科技部、基金委、四川省科协等单位的评审专家;现为中国光学学会终身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量子电子学报》编委委员,《Photonics》主题编辑,美国光学学会会员,IEEE学会会员。

问答Q&A
Q: 您早期从事科研的灵感来源是什么?
A: 我喜欢科学,尤其是物理。我致力于与量子物理相关的科学活动及其在量子互联网中的应用。我一直在问什么是光?追问不断地激励我从事科学研究。此外,做科学对我来说很有趣。
Q: 您的科研目标是什么?
A: 全球量子互联网。
Q: 迄今为止您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A: 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域量子互联网。
Q: 可以分享一些您的难忘经历吗?
A: 每当我从研究工作中找到答案时,我都会感到很兴奋。
撰稿 木 木
排版 杨 周
责任编辑 羽 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