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2 | 坚持学术性和专业度,WLA做了什么?
2022-12-28
WLA上海中心
字号: 默认
分享至:

2022年11月,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The 5th WLA Forum)成功举办、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WLA Prize)隆重颁出、顶科论坛永久会场正式启用、顶科期刊创刊……

WLA Forum创立五年,“溢出效应”不断,顶尖科学家事业板块成果逐一落地,也吸引越来越多志同道合者一路同行……

2022年不只是一个正在远去的背影,还是我们已经走出的两行坚实足迹。

本周,我们将推出系列回顾,记住难忘的2022,奋斗更好的2023。

 

11月6日,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罗斯曼(James ROTHMAN)在第五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式主旨会议演讲时说:“现在,我们的WLA正在延续科研传承和学术谱系。”学术性是顶科论坛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推动基础科学”的具体举措。
 

一年一度的顶科论坛,是科学家们分享科研成果、交换学术经验的科学盛会。2022年,第五届顶科论坛以学术性和专业度为准绳,汇聚行业“最强大脑”,为气候变化、绿色能源、人类健康、地区合作、科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新洞察、新思路与新方案。

科学向新,共创未来。在顶科论坛葆有一如既往的学术性和专业度之上,2022年的WLA还有一些学术高光时刻值得铭记。

 

首开“实验室系列论坛”,聚焦生命科学最前沿

2022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WLA Laboratories,以下简称“国际联合实验室”)全面启动。首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将聚焦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围绕生命起源最底层、最核心的基因调控研究,揭示生命活动规律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聚焦将合成化学与生物学实现前沿交叉的点击化学研究等。

2022年11月3日-5日,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系列论坛(以下简称“实验室系列论坛”)首次登场,成为第五届顶科论坛的重量级新成员。“实验室系列论坛”包括多组学时代与精准医学、药物发现新模式、解码生命、探究合成细胞四个分论坛。

多组学时代与精准医学论坛(点击回顾精彩观点),汇聚了包括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Barry MARSHALL)、2022年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得主卢煜明(LO Yuk Ming Dennis)、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在内的全球顶尖组学研究和临床领域专家,探讨了组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展望了多组学技术在科学研究和生命健康尤其是精准医学方面的应用前景。

11月3日,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论坛多组学时代与精准医学论坛现场 图 | WLA上海中心

药物发现新模式论坛,云集两度诺贝奖得主卡尔·巴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Aaron CIECHANOVER)、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在内的全球科学家,分享了药物治疗前端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探讨和思考了如何研发更有效、可获得且可负担得起的创新药物。

11月4日,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论坛药物发现新模式论坛现场 图 | WLA上海中心

解码生命论坛,集聚了包括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Roger KORNBERG)、2015年阿尔伯尼医学奖得主谢晓亮(Xiaoliang Sunney XIE)、2021年沃尔夫医学奖得主琳妮·马奎特(Lynne MAQUAT)在内的全球科学家,分享了染色体结构、基因调控等领域的进展,共话生物科技前沿。

11月5日,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论坛解码生命论坛,罗杰·科恩伯格连线演讲 图 | WLA上海中心

探究合成细胞论坛,汇集了包括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詹姆斯·罗斯曼(James Rothman)、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厄温·内尔(Erwin Neher)、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特凡·赫尔(Stefan W. HELL)在内的全球科学家,围绕细胞结构和功能方面的本质问题,以及细胞的工程改造、人工细胞等前沿科技,共商生命科学新突破。

11月5日,世界顶尖科学家国际联合实验室论坛探究合成细胞论坛现场 图 | WLA上海中心

4场“实验室系列论坛”,国内外科学家们就相关领域议题进行了严肃、专业的讨论,既关注基础科学的前沿突破,更为基础科学和产业转化构建了国际交流和深度探讨的桥梁。

2022年,国际联合实验室还发起学术海报论坛点击回顾精彩观点),面向全球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在读研究生和博士后发出征集邀请,最终收到近百份高品质学术海报。最终获奖的优秀学术海报在第五届顶科论坛期间展出,并得到了顶尖科学家的认可和鼓励。

首届顶科协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得主迈克尔·I·乔丹参观优秀学术海报展 图 | WLA上海中心

启动国际联合实验室,是“推动基础科学”的抓手;开启“实验室系列论坛”,是“倡导国际合作”所必须;鼓励青年学生,是“扶持青年成长”的题中之义。2022年,WLA始终不忘以“科学向新,共创未来”为指向。

 

创立学术期刊,为学术新思想策源

11月6日,第五届顶科论坛开幕式暨首届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颁奖典礼上,正式创刊发布了WLA系列科学期刊点击回顾精彩资讯)。创办顶尖科学期刊是WLA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前瞻布局、融通发展,努力成为全球学术新思想策源地的重要举措。

科学期刊是WLA未来战略的重要部分 图 | WLA上海中心

对科学界和科学家而言,科学期刊是学术思想策源地。首届顶科协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得主迪尔克·格尔利希(Dirk GÖRLICH)在11月6日的科学圆桌π(点击回顾精彩观点)上讲到:“回顾60、70年代的期刊文章,我们可能会找到一些已经被遗忘的、而在我看来是真正的基础研究的研究。”

科学期刊在整个学术系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下的期刊环境难以尽如人意。“一些重磅期刊会偏好那些能带来很高引用量的论文,这可能导致一些另辟蹊径的论文难以发表。”WLA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Randy Schekman)在11月6日的科学圆桌π坦言 ,“这样一个环境,我将它称为‘有毒的环境’,我必须要去挣脱它,或许顶科协的期刊能够在这方面起到这样一个有益的作用,能够对此进行一些纠偏。”

11月6日,世界顶尖科学家科学圆桌π现场,迪尔克·格尔利希和兰迪·谢克曼发言 图 | WLA上海中心

让“冷科学”也能得到科学期刊的青睐,让学术发表生态变得更完善,这正是WLA创办学术期刊的初心所在。秉持崇高使命与科学初心,WLA将充分整合国内外优势学术与出版资源,采用新型办刊模式与合作机制,筹办新型顶尖期刊群,设立化学、生物学、医学、物理学、数学、碳中和等系列子刊,专注各领域的变革性前沿研究,激励变革性学术生态与科研模式。

第五届顶科论坛上,首个子刊——《变革性化学》(Transformative Chemistry)亮相。《变革性化学》将聚焦变革性化学前沿,由顶科协与上海交大联合主办,由新晋诺奖也是两次获得诺奖的卡尔·巴里·夏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担任荣誉主编,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奎岭出任主编,将于2023年正式出版,敬请期待。

 

与顶尖高校、知名企业联盟,助力人才培养和学术转化

科学并不仅仅在实验室的前沿科研里,它还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在企业的科技应用里。2022年,依托于顶科论坛平台,WLA更广泛地链接国际科研和协作链条。

11月6日,在第五届顶科论坛开幕式上,WLA大学校长咨询与协作委员会宣布成立点击回顾精彩资讯)。首批确立战略合作意向的牛津、上海交大和复旦,将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优势互补、相互支持、共谋发展。其中,牛津大学计划每年为四名研究生(两名来自中国、两名来自英国)提供深造机会。未来,以顶科论坛为平台和纽带,WLA大学校长咨询与协作委员会将有效开展WLA与顶尖大学之间的务实合作。

第五届顶科论坛开幕式上还同期成立了WLA企业家咨询与协作委员会点击回顾精彩资讯)。一批在海内外信誉卓著、实力超群、崇尚科学并极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与企业家首批加入了委员会。寻求企业家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同时也探索科技赋能企业创新发展的机会,11月,顶科协收到三笔来自于WLA企业家咨询与协作委员会的共计1.6亿元的捐赠,将用于支持顶科协与顶尖大学开展合作、顶尖中学联盟发展和启动创办系列科学期刊。

WLA企业家咨询与协作委员会成立 图 | WLA上海中心

回看2022,顶科协在学术之路上又往前迈了一大步,国际联合实验室启动、“实验室系列论坛”开启、系列科学期刊创刊,与顶尖高校/知名企业联盟,这些首开和联盟,将成为顶科协不断前进的强有力支撑。

展望2023,以论坛为平台,以期刊为支撑,以顶尖高校/知名企业为助力,顶科协必能更好地链接海内外各方资源,持续扩展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边界,走向更宽阔、卓越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