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诺奖得主塞门扎:缺氧诱导因子很神奇 抑制激活都治病
2019-10-29
新民晚报
字号: 默认
分享至:
dsc_4398.jpg

图说:格雷格·塞门扎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马约尔教授刚才在演讲中提到,宇宙中星系的数量多达10的12次方,那么回到我们的人体,细胞数量多达10的14次方,每个细胞都持续需要氧气供给。”2019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格雷格·塞门扎上台后,将前一位新晋诺奖得主的发言和自己的主题做了巧妙过渡。

  塞门扎指出,科学家们一直想要理解氧气的供给和需求如何平衡。“我们发现,随着体内氧气含量降低到6%以后,生成了大量HIF-1(缺氧诱导因子)。缺氧越严重,生成越多。”他补充说,缺氧诱导因子在不同层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治疗癌症、贫血、心血管疾病等,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我们研究了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EPO),以及如何通过改变氧气含量来调节EPO。”塞门扎介绍,研究表明,EPO由肾脏中的细胞产生,对控制红细胞的形成至关重要。“慢性肾脏病患者,身体会停止生成EPO,因而患有严重贫血;先天性红细胞增多症,则是因为基因通路有先天系统缺陷,可能导致中风、心脏病。”此外,利用氧气调节机制可以刺激血管,形成并重塑新陈代谢,对治疗癌症也有重要作用。

  演讲结束前,塞门扎特别提到:“科学家们正在尝试开发新药物,寻找合适的治疗手段,来抑制(针对癌症和视网膜病变等)或激活(针对贫血和心血管疾病等)缺氧诱导因子,从而有效治疗多种疾病。”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