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诺奖得主马约尔:宇宙是否存在多个世界,这是个老话题

图说:米歇尔·马约尔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首先登台的是2019年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米歇尔·马约尔。他很荣幸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的舞台上介绍一个“古老”话题并谈谈自己的看法。他告诉大家,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就开始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宇宙中是否存在多个世界。有不少人提出了星球形成的假说,这在当时也都是先进的看法。
“银河系有超过20亿星体,在太阳系外还有没有行星体系,我们能不能通过现代方法,验证其他运行的行星呢?”马约尔说,“当然,与恒星相比,行星的光芒要微小得多。”
马约尔提到了多普勒效应。其原理是,一颗恒星在其伴星引力的作用下,径向速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在光谱上则表现为光谱的周期性移动。通过光谱仪检测到的微小移动,经过几个行星轨道周期内的数据收集,能够检测到天体的存在。
“在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天文台,我们在望远镜上安装了一台光谱仪,观测精度达到了当时领先水平。”马约尔介绍。马约尔与另一位20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迪迪埃·奎罗兹利用这套设备开展了系外行星的搜寻工作。1995年10月,他们发现了第一颗围绕类日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距离地球只有50光年。
马约尔向台下观众展示了一张智利拍摄的照片。照片里有60个盘状天文仪器。“通过它们我们能观测到星云内部发生了什么,如此我们就有能力分析行星的形成机制。”他说,“我们也在沙漠里增添了新的光谱仪,它们敏感度都非常高。”据介绍,自1995年来,人类已在银河系发现了4000多颗系外行星。
“在接下去的论坛上,我还会和大家探讨行星上是否会有生命。”演讲最后,马约尔表示。


热门推荐
相关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