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rt Wüthrich 库尔特·维特里希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指导委员会成员
瑞士化学家
瑞士生物物理学家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教授
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

瑞士化学家,生物物理学家 ,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及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因“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主要奖项及荣誉

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3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2010年,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员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64年,瑞士巴塞尔大学无机化学 博士

1969年-至今,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2004年-至今,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 客座教授、教授

主要学术成就

蛋白质原子分辨率的三维结构和分子水平的动态过程是解释蛋白质的生物功能的基础。维特里希教授与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恩斯特合作开发了第一个二维核磁共振实验,并建立了利用核Overhauser效应测量蛋白质内原子距离的便捷方法。维特里希教授的主要贡献包括生物大分子的核磁结构测定,利用横向弛豫优化光谱(TROSY) 的原理将溶液核磁共振研究范围扩展到分子量非常大的生物大分子,利用APSY进行小分子可溶蛋白质的高效结构测定。目前,维特里希教授课题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朊蛋白、阿片受体、其它GPCR以及剪接体中蛋白-RNA的高级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