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oseph H. Taylor, Jr. 约瑟夫·泰勒
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
美国天体物理学家。因“发现一种新型的脉冲星,为引力研究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他与罗素·赫尔斯教授共同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主要奖项及荣誉
1981 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2 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92 年,沃尔夫物理学奖
1993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教育与工作经历
1968 年,哈佛大学 天文学博士
1969-1981 年,马萨诸塞大学 教授
1981-1986 年,普林斯顿大学 物理学教授
1986-2006 年,普林斯顿大学 物理学冠名教授
主要学术成就
利用大型射电望远镜,泰勒和赫尔斯于1974年发现了一种脉冲星(一种快速旋转的中子星) 以规则的方式发射无线电脉冲,脉冲星交替地朝向和远离地球移动—即它一定是围绕一颗伴星运行,并推断伴星也是一颗中子星。他们发现的第一个脉冲双星 PSR 1913 + 16,为爱因斯坦的万有引力理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测试数据。根据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预测在强引力场中加速的物体将引力波形式发射辐射。由于其巨大的相互作用的引力场,二元脉冲星应该会发射引力波,并且由此产生的能量消耗应该减少两颗恒星之间的轨道距离。反过来,这一数据可以通过脉冲星特有的逐渐轻微减少的无线电发射时间来衡量。泰勒和赫尔斯通过连续测量脉冲双星 PSR 1913 + 16 周期,发现脉冲双星在一个越来越紧的轨道上绕着彼此更快地旋转。它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第一个实验证据,并为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TA的新闻